联合国中文日|汉字汉语智慧美

今日谷雨,我们迎来了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

联合国中文日|汉字汉语智慧美

来源: 江西日报
2022-04-24 14: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文/一青

今日谷雨,我们迎来了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

作为第一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全球16亿人在使用),汉语穿过数千年岁月长河,嵌入了我们的灵魂深处,承载着中国人生命最初的记忆,赋予了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众不同的民族思维和表达方式,成为华夏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汉字汉语智慧美体现在唇齿留香的声律、精深厚重的典籍、意蕴无穷的成语、经典永传的诗词、百读不厌的古今佳作、神奇隽永的汉字书法里。汉语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活着的一种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基因,也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并为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基石。

汉字从万象缤纷的大自然中,概括出平圆曲直、峭拔浑厚的线条,取法自然,又表达自然,决定了中国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汉字汉语与哲学话语形态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国人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思考、求索以及自身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道德标准都折叠在汉字里,从古朴厚重的甲骨文、金文,到敦实端庄的篆书、隶书,再到如今轻灵俊秀的楷、行、草书,它们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汉字史是一部蕴含哲学底蕴的文化史。

汉字作为适合汉语书写的并兼容形、音、义、理一体的表意文字系统,其自身就是一种文化哲学符号。从汉字发展看,以形表义,使得人们能够“望文生义”。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正反两面并能对立而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最简洁的“一”字:古人以虚像的一横画,表示将混沌未开的远古太极划分为天地,而衍生万物。这一横极为壮阔,极有诗意。“一”象征万物之始; “二”,上一横表示天,下一横表示地,天地相配为“二”; “三”,古人以为世上最大莫过于天、地、人,所以用三横来代表: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人。“中”字代表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上下左右以中为最,中间的“口”,像四方围绕的边界,端端正正;笔直的一竖,表示贯通上下,平分左右,不偏不倚……

汉字的笔画与部首是中华哲学的基因密码。点横竖撇捺提折钩传递汉字纹理,展示汉字造型美。汉字构造如人之本体,有外形和骨骼、有思想灵魂、有情感神韵,且各部件间的字形和字义有联系有哲理,其外在笔画有条不紊地分布在方字格里,内部结构有规律可循,形、音、义之间有特定关系。每个笔画与部件有多种灵活的排列方式,汉字的空间结构是可以拆卸的,不同的空间组合有不同的意义,从而形成了汉字数量繁多、字形复杂的特点。参悟汉字玄机,可了解中国人的人生观。如:路,在各自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舒:快乐之本在于舍得给予他人;福:有衣穿有饭吃,知足常乐就是福……这样造字,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善于把握事物两个对立的方面,即有辩证思维。

汉字汉语的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高度一致,语言的顺序和认知的顺序互为表里。汉字是中国哲学的方言表达,其以形象论道的思维方式让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始终在使用着天道、道理、权衡、本末、有无、线索、盈亏、阴阳等充满形象特征的词汇。汉字构形有规律可循,最初的汉字甲骨文是一幅完整的象形图画。而指事文字,即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汉字以人的所见、所闻、所触、所嗅、所尝、所思,赋予汉字本体以深刻的哲学内涵,反映了我们祖先认识事物的轨迹。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如“人”字之形态,别于禽兽,直立行走,立于天地间,中国哲学“以人为本”的思想可见豹斑。《礼记》云:“人者,天地之心也。”其次,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其每个部件都有意义,各部件构成的总和成就这个字的文化含义。《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二人”,表示人与人相亲相爱。仁者爱人,中国人本思想的核心,君子要有仁心仁德,王者施仁政于民,勇士是志士仁人。再次,是汉字队伍里最庞大的形声字,形旁,表示字的意义范畴,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如“木”“火”“土”“金”“水”等,表示事物的属性,然后用声旁来描述相关义项,采用“一义数文”的方式,形成大量的汉字,可以更为精确地描述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种种微妙之处。汉民族的整体思维,务实心理、动态对等的认知识解,决定了哲学和汉字汉语的有机统一。汉字一如哲学从宇宙、人生的高度探求事物与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哲学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原始思维与理性思维融合的产物。汉字相互依存的构字和笔画顺序方式让中国哲学强调矛盾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讲求尊卑次序,如长短、高下、刚柔、有无、巧拙、大小、动静、分合等等。汉字以形象论道的思维方式让中国哲学充满天道、道理、权衡、本末、有无、线索、盈亏、阴阳等形象特征的词汇,象形因子让国人思维里辩证逻辑很强而形式逻辑较弱。其次,这种特征又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更为灵活而少受拘束。理性的智慧与感性的经验不仅没有因为文字的出现而拉开距离,反而在双音节词的作用下结合得更加紧密,中国古人也因此而具有了与时代发展水平最为相符的思维工具。汉字所携带的充满形象与悟性的思维方式又使很多词汇“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中国是诗词王国,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中国古典诗词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人文价值和生命力量。《诗经》里,藏着中国人的哪些精神底色,与审美范式:深秋露重,河畔轻寒,《诗经》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思慕恋人,柔情缱绻,《诗经》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心之所愿,忠贞不渝,《诗经》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南昌人熟知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一幅层次丰富,蕴含色彩、动态、虚实、立体空间、意境遐想的宁静致远画面。

唐诗宋词,律韵天籁,哲理隽永俯拾皆是。陈子昂的苍劲苍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大气雄放,气吞山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王昌龄出塞的沉雄睿颖,劲健雄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的磅礴高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把山河的美、人间的情,融合在自然生命最清丽雅致的状态。那是一幅图画,让人浮想联翩。李白送别时的清朗俊逸——“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杜甫的充沛情感,欢喜流畅的节奏——“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优美的旋律,直白而坦荡,真挚而婉丽,唐诗的伟大,来自诗人对人生状态的准确领悟和体察,来自诗人心灵那映照世态炎凉、风雨自然的纯净。宋词里,藏着一千年前中国人优雅生活的样子,绵绵离情别绪,满腔爱国热血,脉脉儿女情长。晏殊淡淡哀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欧阳修的爱情自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柳永的无悔相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苏轼的诚挚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秦观的美好愿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辛弃疾的狂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哲理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杜荀鹤:“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古典诗词不仅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

语言是民族认同感的基石,当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的认知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认同。五千年的文明史成就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骨和博大气象,汉字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之于世界哲学文化生态的贡献巨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君子仁人、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厚德载物……这些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引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也成为我们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肥沃土壤。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也逐步得到世界公认,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南南合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新词新语感受中国的脉动,中国在全球治理、国际秩序、国际安全合作、热点问题解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新方案,展现了中国智慧的深邃与博大,体现了中国方案对于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如中国之治、中国梦、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反腐倡廉、全球治理、公平正义、人民福祉、共同富裕、互利共赢、创新共享、一盘棋等等。

在这场疫情中,人们用最美的汉语,震撼国人心,凝聚抗疫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德不孤,必有邻”;“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些充满人本人性人文关怀的汉字汉语成为中、日、韩、意“战”疫共勉共鸣、友好援助的共同话语。汉语汉字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必将得到全世界的更多关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