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博物馆新馆将被打造成智慧博物馆 力争2023年10月对外开放

南昌市博物馆新馆将被打造成智慧博物馆 力争2023年10月对外开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6-10 15: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南昌市博物馆新馆馆址在南昌市新洲路2号(原省博物馆),占地51.07亩,含六栋建筑,总建筑面积35691.6㎡,陈列布展使用面积11490㎡。新馆改造项目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工,主要建设内容为调整内部空间,完善展览体系,打造智慧博物馆,力争2023年10月对外开放。6月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南昌市文广新旅局副局长熊伟告诉记者。

熊伟说,南昌市博物馆新馆立足南昌历史文化特色,对标国家一级博物馆,围绕“一座城、一群人”的主题,设置“三馆、两厅、一中心”的功能布局即:三个展馆、一个学术报告厅、一个智慧宣教厅、一个游客服务中心。新馆在陈展方面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分别为互动馆、通史馆、临厅馆。互动馆一层为智慧宣教厅、国学馆等研学基地,同时包含观众导览休闲服务中心;二至三层为《老南昌记忆(民俗)》展,以南昌民俗与非遗展示为主题;为促进南昌市“夜经济”的发展,该场馆将持续开放至夜间。通史馆一至二层为市博物馆基本陈展《千年豫章郡 天下英雄城—南昌历史文化展》,以宣传展示南昌从远古至近现代历史和特色文化为主;三楼展示主题暂定为《翰墨隆兴—豫章千年书画大观》展,以时间为序,书画为纲,多维度解析和呈现豫章书画史精彩、丰富的内蕴。临展馆一层包括学术报告厅和特展厅,二层为临展厅,将与特展厅一并用于举办、引进专题展或有南昌地方特色的文化交流展览;三层为《走进考古:手铲下的探索与发现》展,其中公众考古实景体验为全国首创,以沉浸式体验和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复原和展示考古工作场景及成果。

据悉,为让社会公众更多知晓即将落成的南昌市博物馆新馆,更好地提升博物馆参观游客的服务体验感,让更多的南昌文物遗产走进你我、走向全国,成为提升南昌市民幸福指数的“精神粮仓”。南昌市文广新旅局在4月26日至6月10日期间向全市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市民发布了“我心目中的南昌市博物馆”调查问卷,问卷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目前南昌市文广新旅局已进行了4场线下问卷调查活动,其目的是公开征集有关市博物馆新馆软、硬件服务的建议、意见、思路和构想,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建共享。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做好新馆陈展基础工作,同时保存城市记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市博物馆自即日起面向全社会征集文物藏品。

南昌市博物馆将在相关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公开、规范的进行。这项工作经过初步拣选、组织文物鉴定、办理入馆手续、正式登记入藏这几个严格的步骤进行。

文物的征集范围为公元2000年以前,包括清朝以前、民国时期及建国之后,反映南昌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影像资料等。可捐赠类别分为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及当代实物、当代抗疫见证物等。

这次的征集方式主要采取以社会捐赠为主,主要途径是接受个人、团体捐赠。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