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中的宁都县固村中学:提升教师“教”领,激发学生“学”趣

双减”中的宁都县固村中学:提升教师“教”领,激发学生“学”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6-22 08: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赣州市宁都县固村中学在贯彻落实“双减”精神以来,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提高作业质量作为减负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和重点工作,强化“三个两”(两控制、两优化、两严禁),落实责任,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同时,该校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推动高效课堂改革,实施“教研训一体化”,提升教师“教”的本领,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破解“双减”难题。

硬件够“硬”,保障有“力”。该校多方筹措到10万元资金,修葺功能房,添置设备,购置器材。学生们纷纷说,硬件过“硬”,保障有“力”。

夯实基础,方案有“方”。为落实“双减”,该校专门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双减”工作专题会议,制定了《固村中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固村中学社团活动方案》和《固村中学课后延时服务费分配方案》,确保课后延时服务安全、顺利开展,为减负提质、优化课堂、提升育人质量奠定了基础。

同时,该校严格落实“两控制”(控制作业总量、控制作业难度)、持续做好“两优化”(优化作业设计、优化作业布置)、坚决做到“两严禁”(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让学生批改作业)。

拜师学“艺”,兴趣有“取”。为确保社团活动质量,真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该校打破班级限制,创新分班模式,实行学生自主选课的方式,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的作用,促进了学校社团活动顺利开展。

诚如宁都县有关领导观摩后说,固村中学出现了家长的“三观“(育儿观、成才观、发展观)等观念逐渐转变,教师安心教学、狠抓质量的信念得到增强,学生、家长对“双减”后学校教学质量的信心得到增强,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意愿明显减弱,形成了“双减”的良好局面。

“延时”开“源”,“彩虹”初现。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该校为学生精心安排了课后延时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社团活动与多样化课程,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作业辅导、阅读指导、艺术与审美、体育技能、综合实践等,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跳绳、声乐、音乐律动、素描、动漫画、经典诵读等多个类别的特色活动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

由此,该校形成了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了“三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教师满意)目标,按照“三要求”(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设“学科竞赛班、尖优培养班、基础提高班、兴趣特长班”四种课型的“334”工作思路。(温春望供图)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