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瞻仰革命旧址,感受革命时期的艰辛岁月,更加明确了理想信念。

江西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2-07-05 15: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青年网瑞金7月4日电(通讯员 杨娇 董乃菲 蒋玉娇)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为帮助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2022年6月22日至26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新媒体学院实践队深入江西瑞金乡村,开展以“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进百村、访千家、写万字,在基层读懂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活动方案。同学们走村串户,深入乡村社会,开展走访调查、采访学习、乡村问计、助力振兴等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传承红色基因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知行合一,在不断实践中,严谨务实、深入实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把“强国有我新征程”的青春好文章写在赣鄱大地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献礼党的二十大。

信念坚定,青松永在

同学们来到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的华屋。在这样一个红色故都,“十七棵松”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个来访者。80多年前,华屋17位即将出发参军的青年种下了17棵松树,峥嵘岁月,可爱的17位勇士全部为国捐躯。“青松时期阵地赴,长征万里此红都,铁骨忠魂今何在,星火燎原有华屋”。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诵读诗句,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再回烽火岁月,看到一张张青春的模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山河无恙,青松屹立,致敬英雄!

值得庆幸的是,同学们见到了“十七位革命烈士”唯一的后代“华崇祁爷爷”。祁爷爷说:“小的时候别人都有爸爸,就我没有,我问妈妈爸爸去哪了,妈妈带我来到后山,告诉我那棵爸爸亲手种下的松树就是爸爸,平常有什么事我都会去和松树说,我常常在想爸爸要是看到同学们现在的生活,他一定会非常开心吧……” 祁爷爷质朴的话语,感动着每一位同学,致敬先辈,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传承好红色精神的决心!

当天下午,同学们不仅拜访烈士后代,还看望了许多老人,他们虽年逾古稀,但仍在辛勤劳作;有的享受国家政策的补贴,对党充满感情;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用摄影技术给每一位老人拍下一张张笑脸,并教他们如何利用手机软件制作抖音视频等。这些老人不仅是华屋的代表,更是千千万万苏区人民的缩影,同学们一路上见证了改革开放40余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语境中,感受党的伟大和温暖。

劳动实践,真学真干

实践队到黄沙村蔬菜大棚参加劳动实践。在老农的指导下,大家修剪葡萄藤枝、清理洪水过后的泥泞,天气非常炎日,同学们只是干了半个小时就感觉支撑不住了,而黄沙村的叔叔阿姨没有一个放下手头的活,他们是一整天的在大棚里工作,辛苦是可想而知。新媒体学院2022级摄影专业的黄琪文同学表示,只有真劳动、真实践、真学习,才深刻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才深刻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大棚劳作之后,大家一起清扫了烈士纪念碑的台阶,大家怀着崇敬而肃穆的心情,一层层、一级级清理树叶和垃圾,每扫一层台阶、感觉每受一次教育,清扫后,大家一起瞻仰了烈士纪念碑,鞠躬致敬,感恩先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通过两天的走访以及当地指导老师华丕懋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在历史条件下,因交通不发达、技能缺乏等因素,黄沙“华屋”曾一度成为贫穷的代名词。当时的华屋,家家是土坯房,睡的是木板床,用的是土灶台,人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历史不会忘记,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踊跃支援革命的苏区人民,党和国家出台了振兴原中央苏区发展战略,华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屋人迎来了幸福新生活。家家户户盖新房、百亩大棚焕新颜,土特产品遇新机,红色旅游促复兴!

探访旧址,追寻红色

踩着先辈们的足迹,同学们来到了瑞金市沙洲坝红井边。“吃水不忘挖井人”,红井水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红井水的甘甜,在这炎炎夏日给同学们带来精神的营养,也带来了口腔清凉的慰藉,让同学们的记忆增加了浓墨的一笔。

每一个旧址,都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同学们追寻这些记忆,追念先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新媒体专业的同学们感慨万千。新华社因党而生,为人民而立,随时代而兴!作为新媒体人,站在时代的新起点,大家一起立下了青春的誓言:强国有我,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一天,大家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历史的硝烟仿佛纷纷重现,革命的激情在身体里流淌,同学们感动、激动,并感受到沉甸甸的使命和担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争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青年大学生。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瞻仰革命旧址,感受革命时期的艰辛岁月,更加明确了理想信念。同学们表示,作为新时代新媒体专业的大学生,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走旧址、看过去、感今朝,我们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面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党的系列精神谱系武装自己,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力量,传播正能量,用专业技术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国力量和中国价值,努力发一份光、放一份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献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杨娇 董乃菲 蒋玉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