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江西是一片红土地,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土壤中含铁的成分比较多。还有一种形象的解释就是,江西的土地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据不完全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25万多人。
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江西红土地上辟新途、写新篇、创奇功、建伟业,架构了治国理政的文韬武略。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大革命失败后,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切认识到独立掌握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当时江西的革命形势尽管转入低潮,但革命复兴的新希望依然火热。他们从血泊中爬起来,为反抗国民党镇压,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江西举行南昌起义,开启探索和开辟革命新路的艰难征程。
1927年7月19日,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聂荣臻等从武汉到达九江,准备组织中共掌握的一部分军队,重新建立革命根据地。23日,恽代英和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到达九江。谭平山就南昌起义的计划探问贺龙意见,贺龙表示赞同。24日,李立三等在九江再次举行会议,决定叶挺、贺龙率领的革命军队于7月28日以前在南昌集中,28日晚在南昌举行暴动。7月24日至25日,周恩来等在武汉举行会议,同意九江会议提出的在南昌发动起义的计划,并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4人组成中共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前委书记,赴南昌组织和领导起义。27日,周恩来、李立三、谭平山等抵达南昌,在江西大旅社正式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作为南昌起义的最高领导机关。
8月1日凌晨2时,起义正式爆发。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起义部队共歼敌3000余人,缴枪5000余支、子弹70余万发。起义胜利后,及时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联席会议,选举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开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伟大创举
三湾改编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于1927年10月3日抵达宁冈古城,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着重研究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落脚点和开展游击战争的问题。
会议认为井冈山是理想的落脚场所,决定团结和改造袁文才、王佐率领的两支地方武装。10月27日,部队进驻茨坪,完成了向井冈山的历史性进军。11月初,毛泽东率部队回到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后,不断取得武装斗争的新胜利。1927年11月28日,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建立。1928年1月24日,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2月21日,在砻市召开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大会,宁冈成为工农革命军的军事大本营。随着茶陵、遂川、宁冈三县工农兵政府的成立、割据区域的巩固、党组织的恢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边界武装割据的局面初步形成。
1928年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由19人组成的第一届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随后,各县党组织得到了很大发展。至6月,莲花、酃县都有了县委,各县共有1万多名党员。随着军事斗争的节节胜利,井冈山的红色区域迅速扩大,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统一领导各县红色政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迎来了全盛时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的光辉典范,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伟大创举,在实践中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面政权的正确道路。
临时中央政府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首都”
1931年11月7日,是江西这块红土地永远值得骄傲、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自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以来,至1930年初,除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相继创建井冈山、赣西南和闽西红色区域外,全国还有多块革命根据地。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创建的湘赣边和湘鄂赣边红色区域,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创建的赣东北红色区域,彭湃、古大存等领导创建的广东东江红色区域,杨善集、王文明等领导创建的琼崖红色区域,贺龙、周逸群等领导创建的湘鄂边和湘鄂西红色区域,吴光浩、戴克敏等领导创建的鄂豫皖边红色区域,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创建的广西左右江红色区域。这些红色区域遍布赣、闽、湘、鄂、粤、皖、桂各省,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但是,这些红色区域由于区域分散,互相不通信息,与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联系极不方便,客观上增添了中共中央对全国各红色区域工作指导上的困难。
共产国际执委会认为中国革命新的高潮很快就会到来,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全国各苏区斗争的领导,同时还要求全国各苏区之间能互通信息,加强联络,以便在斗争中更好地互相配合。于是,中央政治局1930年1月20日决定召开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共商大计。
正当“一苏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紧锣密鼓着手筹备之时,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围剿”,致使会议被迫4次延期,最终确定在1931年11月7日召开。就在14年前的这一天,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开会的日期确定了,但即将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设在什么地方呢?共产国际执委会首先想到朱毛红军活动的赤色区域。他们认为,只有到赤色区域去建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才最安全可靠,也最便于就近领导苏维埃区域的工作。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明智的决定。它不是简单的开会地点的变更,表明: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革命胜利的希望不能寄托在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胜利上面,只有毛泽东主张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江西苏维埃区域,都没有派代表出席上述准备委员会。两个月来围绕建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问题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发生的一切,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也不知道。可是,历史的责任已悄然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1931年11月7日清晨,叶坪红军阅兵广场人声鼎沸,口令阵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隆重举行阅兵典礼,庆祝“一苏大会”召开。11月9日下午,毛泽东代表中共苏区中央局向大会作了《政治问题报告》。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婚姻法条例等法令草案和红军问题、经济政策等决议草案,并决定临时中央政府驻在瑞金,并改为“瑞京”。瑞金由此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首都。
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在江西土地上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安源煤矿位于江西萍乡境内,它和株萍铁路合称安源路矿,是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将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工作重心。1921年秋,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到安源煤矿考察。他利用同乡的关系住在安源煤矿西平巷段长毛紫云家里,以参观矿山的名义下矿井、进工棚,广泛接触工人,了解工人的疾苦和路矿情况,启发工人的阶段觉悟。经过一周时间的考察,认为安源是一个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动工人运动的好地方。回到长沙后,毛泽东和湖南劳工领袖黄爱商定,请黄爱设法与安源工人建立通信联系。之后,株萍铁路局的火车司机朱少连利用跑车常到长沙的机会,将《劳工周刊》《劳动周刊》等刊物带到安源,使全国各地劳工运动的消息在安源工人中不断传播开来。
同年11月,毛泽东偕同李立三、宋友生再次来到安源,同工人进行交谈,进一步做思想开导工作,宣传组织工人团体的必要性,并决定派李立三常驻安源开展工作。李立三到安源后,在工人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先后吸收8人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并于同年年底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安源支部。随后,李立三又创办了工人补习学校,把教授文化知识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李立三吸收朱少连、李涤生等6名工人骨干为共产党员,于1922年2月建立了中共安源路矿支部,隶属中共湖南支部,李立三任书记。
中共安源支部成立后,随着路矿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党员人数增加很快。1923年春,在支部基础上成立中共安源地委,到1924年10月,党员增加至108人,并在路矿消费合作社、俱乐部机关等处成立党小组。1925年1月后,小组改称支部,党员已有230人。
中共安源支部是在江西土地上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党支部。安源路矿党组织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同江西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此,安源路矿工人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
(作者系江西省委常委、省军区政治委员)
(鲍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