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深入推进劳动教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深入推进劳动教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09 16: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8日,江西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大中小幼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和劳动清单获奖名单》,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和劳动清单双双折桂,是抚州市唯一同时获得两项大奖的学校。这是继“双减”案例入选首批江西省教育厅15个案例表彰后的又一殊荣。

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大力实施劳动教育,确定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劳动情境、以节气育人为经、以协同育人为纬,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劳动,带领学生亲历劳动的过程、感悟劳动的价值,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方位劳动教育育人体系。

校本课程——铺就劳动教育的基石

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按低、中、高学段构建了“五育并举,德能同行”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以节气序列为经,实现纵线精深推进。“二十四节气”劳动课程是学校校本课程中最重要的分支,学校深挖“二十四节气”内涵,随着节气时序的推进,推动劳动教育向纵深实施。不仅创新了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还打造了“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融合的新样板。清明节气带领学生开展“为绿充值”植树活动、在制作清明粿中领略春味绵长;小满节气带领学生开展“食苦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种苦菜、做苦菜、尝苦菜中解锁节气密码;立秋时分又带领学生来一场“晒秋”大比拼,感受挥汗如雨的快乐。跟着节气去劳动,不仅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壁垒,还让学生在综合劳动实践中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以协同育人为纬,实现横向多维拓展。学校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新模式。从“校内的事情积极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校外的事情热心做”三方面拓展劳动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参与劳动的习惯。在校内劳动方面,秉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理念,在校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卫生打扫、垃圾分类、校园绿化、环境美化等集体劳动中;在家务劳动方面,依托学校及家委会扎实推进以“家校一体 以劳育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第一站;辐射社会方面,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重阳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培养他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竞耕园——践行知行合一的基地

为让学生有更加多元的劳动体验,感受稼穑的乐趣,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学校的西南角开辟了一块名为“竞耕园”的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拥有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爱心农场”。学校制定了专门的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每班认领一块自留地,进行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农事活动,在收获季节,开展“蔬菜义卖”活动,通过“身体在场”的劳动体验,搭建“身心一体”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让学生在躬耕之乐中感受劳动的魅力和价值,以不断提升智能、增长体能、涵养德能,在劳动中感知和体验生命的成长。

学科渗透——扩充劳动教育的内容

学校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组建专门的劳动课程团队,充分、挖掘、利用学科课程中的劳动资源,创新劳动教育途径,丰富劳动形式,扩充劳动教育内容,使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自然结合,实现劳动教育的提质增效。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学生诵劳动诗词,品劳动美文;音乐课上,带领学生吟唱劳动歌曲,教学劳动手势舞;英语课上,用英语解说创意拼盘的做法。学校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形成了巨大的教育合力,劳动观念如春雨般渗入孩子心田。

多元评价----展示劳动教育的成效

学校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量化评价体系,从单一评价向过程性劳动评价和结果性劳动技能评价转变,从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技能竞赛、劳动成果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提高了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如设立“劳动周”与“劳动月”活动,通过劳动主题班会、劳动技能比赛、劳动歌咏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等活动,在各种劳动成果比赛中以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评选出“烹饪小达人”“种植小达人”“制作小达人”等。在期末时,结合劳动清单及打卡情况,各班评选出“劳动之星”报学校集体表彰。让学生在不断竞争中、展示中提高劳动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