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知识产权法庭为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提供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南昌知识产权法庭为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提供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28 12: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南昌知识产权法庭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实需求,依法公正办理数字知识产权案件,有效强化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参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锚定“充分彰显省会担当,争先进位第一方阵”工作目标,以第一等的工作举措和标准,不断发挥数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提供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12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建玲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南昌知识产权法庭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受理案件,截至2022年9月30日,受理数字经济相关案件478件,占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27.6%。其中,一审案件472件,二审案件6件,一审案件占比98.74%;审结440件,结案率92.05%;其中,判决114件,调解22件,撤诉304件,调撤率74.09%。

从收结案情况看,2019年收案37件,2020年118件,2021年185件,同比增长56.78%;2022年1月-9月收案138件,案件数量逐年递增。

从案件类型上看,案件涵盖计算机软件、平台经济、数字文创、数字经济领域内商业标识、数字经济不正当竞争等诸多领域,其中涉平台经济348件,占比72.8%;涉计算机软件115件,占比24.06%;涉数字文创11件,占比2.3%;涉数字经济领域内商业标识3件,占比0.63%,涉不正当竞争和垄断1件,占比0.21%。

从案件特点上看,诉讼请求类型更复杂多样,证据保全、管辖异议、专利无效宣告等程序相互交叠,使用时间戳、区块链等电子存证技术的案件逐渐增多,需要由技术调查官出具技术比对意见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加,审理难度不断加大。同时,越来越多的案件当事人通过线上渠道购买被诉侵权产品,对法院确认侵权主体、侵权行为性质、侵权规模等事实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维权、专业维权增多亦导致原、被告诉讼能力悬殊,需要法院加强对被告举证的引导,也对法治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

强化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一是加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妥善运用行为保全、证据保全、制裁妨碍诉讼行为等措施,及时有效阻遏侵权行为,切实降低权利人维权成本,防止“赢了官司输了市场”。依法支持当事人采用时间戳、区块链等电子存证技术获取、固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证据。加大对侵害数字知识产权行为的惩戒和打击力度,特别是对于故意侵权、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积极落实惩罚性赔偿,通过对南京都昌信息科技公司与北京某云医院技术公司、某妇幼保健中心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等案件正确适用惩罚性赔偿,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权利人合法权益。依法审理米拓信息等具有商业维权色彩的关联案件,合理保护权利人的应有权益,支持非恶意侵权的被告依法提出合法来源抗辩,确保公共利益维护与激励创新协调兼顾。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依法对洪某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共同犯罪行为判处刑事责任,彰显最严格依法保护数字知识产权、严厉打击恶意侵权行为的鲜明司法态度。

二是提高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质量。严格落实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高质量审结飞跃上诉最高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案件495件,零信访、零申诉,审判质效保持较好水平。妥善审结涉及美国、加拿大、韩国、法国等涉外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案件29件,有效化解涉外纠纷。聚焦精品案件打造,全力开展疑难案件攻坚。通过技术调查官参与证据保全、询问、庭审等活动,辅助加强对案件技术事实的认定。通过诉事速办、“微办案”、远程比对、网络庭审等举措进一步便利当事人参与诉讼。

三是提升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率。牢固树立“便捷高效、暖心爽心”品牌意识,不断优化审理流程,加快审理节奏,一审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115.3天,2022年1月至9月的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案件平均审理时间更是提速至79.3天,有效提升了审判质效。坚持彰显法律规制与实质性化解矛盾并重,依法加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调解工作,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基础上,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调解共识,326起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奥德富工程公司诉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一案,促成双方签订许可使用协议,在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同时,实现了合作共赢。建立健全批案处置机制,通过把准首案,规范余案,大幅度提高审判效率。马子明等诉安福超威日化公司等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一案,因其中一名被告主张现有设计并提交了相应证据,原告于庭审结束后申请撤回对该名被告的起诉,法院在依法征求被告意见后对此不予准许,并依法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避免当事人遭受后续案件诉累,实现“突破一案、解决一片”的良好效果。强化诉源治理,积极推进与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机构的委托调解机制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化解与源头解纷。

完善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

一是完善数字经济知识产权诉讼机制。出台《技术调查官工作规则》,总结技术专家参与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案件现场技术比对活动经验,将技术调查官人数扩增至10人,实现电路与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机械、医药等领域全面覆盖。通过提高技术调查官对证据保全、质证、比对等各个环节的参与度,加强技术事实审理的针对性,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案件优质、高效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出台《知识产权案件证据保全规定》,加强和规范知识产权证据保全工作。提出“优化审判区域布局,强化协同保护”等29项改革目标和具体举措,助力全市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工作部署。配合省高院推进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自2018年南昌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后,即在南昌中院实现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2022年1月1日起,在南昌高新区法院正式开展“三合一”审判工作。加强对基层法院的工作指导,定期召开审判工作座谈会,就侵权判定要素、赔偿标准确定等十余项常见问题达成裁判共识。制定《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市法院贯彻落实2022年“知识产权保护”对标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研究部署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确保“一号改革工程”各项工作举措落实落细,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21年12月,向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南昌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获全票通过,持续推进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

二是构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与市场监督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意见(试行)》,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构建更为强有力的保护支撑。加强院校合作,多次走访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知识产权学院)。和江西财经大学联合召开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委托江西财经大学专家就疑难新型纠纷案件出具专家咨询意见,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司法理论与实践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积极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出台《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服务和保障南昌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2022-2025年)》,立足自身主责主业,为服务和保障南昌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贡献法院力量。

三是拓展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持续加强与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门法庭+保护中心”组合功能优势。指导南昌经开区法院与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印发《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试行)》,促进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化解和源头解纷,南昌经开区法院依托全省法院“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设立知识产权多元化解平台,已调解152件。指导南昌经开区法院与赣江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成功调解5起商标侵权案件,使赣江新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首次实现司法确认。依托“诉事速办”服务通道,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行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切实做到案件审理“快慢分道、轻重分离”。

改善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服务

一是加强南昌VR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在省高院指导下,南昌知识产权法庭依托南昌VR产业发展特色,专注VR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护航南昌VR产业健康发展。院领导多次赴南昌VR产业基地学习考察交流,并与重点企业开展座谈,就南昌VR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交流,增强VR企业创新创业信心。2021年6月,与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南昌市工信局等5部门建立VR技术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设立司法保护联席办公室和司法保护服务热线,实现案件、信息多向联动。积极协办首届“VR+知识产权保护”主题论坛,南昌知识产权法庭报送的一篇论文荣获该主题论坛征文一等奖。持续强化司法助企工作责任,分层次、有步骤地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二是充分发挥精品案件示范效应。南昌知识产权法庭审理的邓云汉与小鸟车业有限公司等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获评2019年中国法院技术类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南京都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好医生云医院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等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等2件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022年,刘某某诉谈某甲、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案例选》。进贤县温圳镇艺术幼儿园横向垄断协议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反垄断典型案例》。此外,南昌知识产权法庭每年均有裁判文书获评省、市优秀裁判文书。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论文《专利侵权法定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的界限与衔接》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论文二等奖、全省法院学术论文一等奖。通过精品案件研判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论研究成果,彰显了公正司法裁判的示范效应和指引作用,也展现了南昌知识产权法庭不断提升的司法保护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

三是延伸知识产权保护司法服务。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各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2021年12月17日,召开南昌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南昌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9-2021)》和十大典型案例。积极发挥司法建议对深化社会治理、促进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助力推动电子信息、建材家居、影音娱乐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比如,向赣州市政府发出司法建议,为实施好“设计引领、创新驱动、品牌带动”战略提出意见建议。赣州市南康区家具协会基于该司法建议于今年成立了“1+5”现代家居、电子信息等产业专利数据库,成立南康区家具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赣州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搭建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