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年来的系统性治理,南昌市建成区河湖水质已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一年来的系统性治理,南昌市建成区河湖水质已得到明显提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9 14: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南昌依水而居,因水而兴。今年以来,南昌重点开展排水单元源头治理,合流制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分流制区域错接、漏接、混接整治,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12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南昌主要实施了“四大战役”。

着力实施排水单元达标创建“阵地战”

针对城镇及城中村环境复杂、难以每户接管的问题,南昌市把全市的小区、城中村、建设工地、民营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相对集中排水的地块,划分为6313个排水单元,采取巡查、交办、核查、约谈、问责“五步法”,全力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2903个排水单元的摸排工作,已开工整治2805个,已整治完工2288个。

着力实施合流制区域雨污分流改造“攻坚战”

按照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南昌市将建成区范围内合流制区域分为青山湖、朝阳(含蓑衣荚汇水区域)、红谷滩(新建区长堎镇)、南昌县污水处理厂四个治理片区。新建一套市政污水管网替代原有合流管网,对原有管网、箱涵进行清淤、检测、修复并作为雨水管网使用。其中,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总面积约54平方千米;朝阳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含蓑衣荚汇水区域),总面积约15平方千米;红谷滩(新建区长堎镇)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总面积约25.1平方千米;南昌县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总面积约15平方千米。

着力实施分流制区域错接、漏接、混接整治“协同战”

对市政雨污管网存在错接、漏接、混接、破损、沉积的,南昌市进行清淤、检测、修复、改造或新建。今年以来,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已投入12.79亿元,新建雨污分流管网55.695公里,完成老旧小区管网改造255.825公里,排查发现市政管网错接、漏接、混接问题31205处,开工整治19447处,完成整治17383处。

着力实施前湖水系水环境治理“歼灭战”

通过清淤疏浚、截污纳管、护坡覆绿、引水活化、水系联通、执法巡查等措施,努力实现前湖水系水清、岸绿、景美,达到一年内大见成效的目标。目前,前湖水质维持在V类以上,稳定达到一般景观用水水质要求。同时,南昌市大力开展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项目。全市11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达168万吨/日,出水水质均执行一级A类排放标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100%,有效解决污水转输能力不足,防范管网污水溢流河涌的风险。

据介绍,通过一年来的系统性治理,南昌市建成区河湖水质已得到明显提升。可以通过两组数据,科学客观地反映南昌一年来水环境治理的变化:去年南昌市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平均BOD浓度为55.4毫克每升,今年1-11月南昌市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平均BOD浓度为69.26毫克每升,增长25%,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BOD浓度每年增长不少于20%的目标。同时,去年南昌市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52.71%,今年1-11月南昌市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65.23%,超额完成污水集中收集率54%的目标。

当前,南昌市正在全力推进青山湖污水厂治理片区污水系统整治工程。这个整治工程范围是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收水区域中的合流制区域,面积约54平方千米,北起富大有路,南至南钢铁路;东起青山湖大道,西至子固路、船山路及十字街。工程估算总投资约81.58亿元,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污水管网434.75公里,修复管网18.97公里,新建污水泵站5座,改造泵站3座,管道、箱涵清淤447.54公里,道路改造314条(236.6公里),新建智慧水务系统。项目于2024年底完工。由于这项工程体量大,施工环境复杂,路网衔接工艺及交通影响大,我们将采取“分期建设”的方式分三期有序推进。

近日开工的是青山湖一期,这期总投资概算约36.06亿元,计划工期18个月,治理面积18.61平方千米,分为北片区和东片区两块区域。北片区范围:北至赣江,南至阳明路-南京西路,东至京九铁路-青山湖-青山湖大道。东片区范围:北至国威路,南至墅溪路,西至玉带河,东至青山湖大道。青山湖一期工程将新建污水管152.27公里,道路改造122条,新建5座污水泵站,改造3座泵站,管道、箱涵清淤118.85公里。

为稳妥推进青山湖一期工程,南昌市采取先点后面的方式施工,先行打造样板道路,后全面推进。目前已进场施工的是青山湖大道、青山北路、上海北路等三条样板道路的整治。

青山湖项目二期、三期以及朝阳项目、红谷滩项目、南昌县项目将于明年陆续启动。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