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举行“两会”第三场 “代表通道”“厅长通道”活动 代表谈履职经历 厅长讲施政措施和成效

江西“两会”第三场“代表通道”“厅长通道”活动于1月15日在江西省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南一楼大厅举行。3名省人大代表谈履职经历;3名厅长谈各自部门施政措施及成效,并结合“两会”精神谈未来计划。

江西举行“两会”第三场 “代表通道”“厅长通道”活动 代表谈履职经历 厅长讲施政措施和成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1-15 14: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江西“两会”第三场“代表通道”“厅长通道”活动于1月15日在江西省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南一楼大厅举行。3名省人大代表谈履职经历;3名厅长谈各自部门施政措施及成效,并结合“两会”精神谈未来计划。

“代表通道”参加人选、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党委书记谢道雄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国有企业负责人,首先要时刻心怀“国之大者”,扛稳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积极融入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大局,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当好“压舱石”“顶梁柱”

谢道雄说,“一直以来,我们全力确保江西省成品油市场供应,努力抓好生产经营工作,2016年以来连续7年纳税过百亿,位居江西省首位。特别是在极其困难的2022年,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实现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增加140亿元,上缴税费130亿元,同比增加4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助力了全省经济健康稳定运行。”

当好急先锋、排头兵

谢道雄说表示,近年来,江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国前列,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们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企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

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谢道雄说强调,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六个江西”建设,积极参与“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以高端、智能、绿色为发展途径,以“炼化一体化”为方向,积极推动芳烃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89万吨芳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为全省打造千亿石化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畲家妹子。2017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为家乡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代表通道”参加人选、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社会服务中心九级职员兼流舍畲族村主任助理蓝丽告诉记者。

据介绍,蓝丽所在的流舍畲族村距离县城60公里,有281户975人,其中畲族人口599人,有脱贫户56户189人,低保户64户86人,村中老百姓外出务工多,空心化严重,虽生态资源丰富,但转化效益低,2020年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勉强达到5万元。

据了解,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蓝丽向村“两委”班子提出外出考察产业技术的建议,引进南昌农科院管理人员,成立果业种植合作社,发展采摘果园产业,打造农业观光采摘园,丰富旅游业态,村民人均收入增收1.3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同时,积极挖掘村内技术能人,流转村中抛荒地,依托天然资源优势,种植枳壳、黄金等中药材,养殖鲈鱼等,给村民在家门口提供就业机会。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2万元。

蓝丽说,因疫情原因到村游客不多,村民家中黑笋干、红薯干等农副产品卖不出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蓝丽利用抖音直播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并通过拍摄旅游抖音短视频,大力宣传畲乡旅游,吸引流量,积攒人气,带动农副产品销售。

蓝丽表示,“为更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我利用一年一度的民俗“冬至街”节庆活动,邀请网红线上直播带货,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民族地区具有丰富且优秀的历史文化,如何保护、传承和发扬畲族文化是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蓝丽表示,“2018年我有幸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就少数民族舞蹈创编内容进修,回村后,利用自己所学创编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竹竿舞、丰收舞。为了更深入挖掘畲族优秀文化,我广泛收集畲族文化记载、音像视频、农耕器具等资料,与中南民族大学音舞学院共同创编畲族风情歌舞剧《凤舞金竹》,让畲乡文化更好保留和传承。”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我组织村民在公祠中学习家风家训,引导村民谨记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勤劳致富等优良祖训;每季度开展一次‘孝顺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对评上先进典型的村民或家庭,给予大米、油、盐等物质性的奖励;号召村民关心呵护留守老人、学生等弱势群体,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卫生大扫除活动……现在,村民会积极维护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呈现出争相评选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貌。2022年7月,我村荣获抚州市首届‘文明新村’红旗党支部。” 蓝丽告诉记者。

吉利集团总裁助理、耀能新能源(赣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家致说,两年前,吉利在众多考虑中,最终决定将吉利集团与孚能科技合资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落户江西赣州,生产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模组和PACK产品。这是江西省委省政府、赣州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赣州市用诚意和实力招商的结果。

“两年来,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赣州的‘贵宾式’服务:在项目落定前,赣州相关部门就组建专门的团队上门服务;在项目落定之后,赣州经开区的领导更是每月到公司同吃住、同工作、同推进,快速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在办理安评、环评、施工许可证等手续上,区有关部门派专人解答、协助办理,材料即送达、即审核、即出证。”“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去年九月疫情封控期间,经开区的领导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紧急调拨防疫物资支援,调拨帐篷1000顶,行军床2000多床等;优先检测公司往来车辆,确保封控期间企业“不停工、不停产”。如此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让我们企业深感贴心、暖心。” 冯家致如是说。

冯家致表示,“当前江西省委省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环境,切实解决限制企业发展的‘堵点’和‘难点’。可以说,这两年来,吉利从落户到顺利投产的整个过程,也证实了我们项目落地赣州这个决定是十分正确的,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赣州的信心和决心。”

冯家致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吉利集团将加速布局整车、出行、电池、换电等产业落户江西,形成产业链闭环。今年将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在2025年实现42GWh电池达产,整体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500亿元,年纳税额超25亿元。同时带动电池领域大量优质上下游企业聚集江西,实现超2万余人就业。”

谈到扩大江西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纯告诉记者,“2022年是江西水利建设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2年5月,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规格召开了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6月,出台《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同时将水利列入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

江西省是南方丰水地区,但时空分布不均,洪涝干旱灾害多发。水利建设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多、带动能力强。王纯说,“2022年下半年我省遭遇历史罕见干旱,究其原因主要是工程项目缺少。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大干快干水利,正当其时。2022年,全国完成水利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同比增长44%。我们一手抓抗旱,一手抓建设,全年落实水利投资550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水利投资504亿元,同比增长71%,均创历史新高。放眼全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王纯表示,省水利厅的做法主要有三点。

一是规划给力。我们主动对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由水利部水规总院牵头,历时一年多,编制完成《江西省水网建设规划》,规划总投资1.37万亿元。2022年7月,经水利部复核,省政府正式批复。8月,江西成功入选水利部首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全国共7个,5年投资2300亿元。

二是两手发力。我们既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又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主动对接投融资优惠政策。2022年,我们争取财政资金226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118亿元;利用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信贷资金130亿元;落实地方政府债券105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43亿元;社会资本4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鄱阳县将纯公益项目与相关有收益项目“关联打包”引进社会资本,推动水利民生项目落实落地,融资模式在全国推广。

三是精准加力。项目、资金都落实了,接下来就是全省1.6万水利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全省水利部门上下齐心,兄弟部门协同发力。针对重大水利工程,坚持由一名厅领导挂帅,一个专班对接,挂图作战,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对全省项目开工率低、进度慢的地方,既督又帮,及时派专家现场帮扶。同时,采取定期开展“四不两直”督查、专项稽查等多种措施,对项目资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此外,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党建进工地活动,努力把水利工程打造成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精品工程。2023年,我们将接续奋斗、抢抓机遇、两手发力,稳增长、促就业,让治水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枝英告诉记者,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了夏秋冬连旱的极端天气影响,“三农”工作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我们的粮食产量达到430.38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实现了“十年丰”;生猪出栏达到3050万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增长7.5%,这在全国的排位也是靠前的。

江枝英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精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精神、以及本次“两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这个宏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项工作就是全力抓好“稳产保供”。持续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今年建设260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5660万亩以上,产量在430亿斤以上,力争达到439亿斤。还要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持续扩大设施蔬菜面积,稳定生猪产能,确保今年设施蔬菜达到170万亩,生猪出栏达到3000万头以上。同时,要抓好渔业生产,实现渔业产量270万吨,为稳物价、稳预期,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项工作就是促进“有效衔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十百千”工程要求,今年抓好15个县、140个乡镇、1841个村的示范创建工作。同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我们将深入推进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和富硒功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充分依托各地自然禀赋和特色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三项工作就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落实好“183+5”建设任务,今年建设600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和20万户农村改厕任务,统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为推进农业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而不懈奋斗。

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洪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的工作中,省乡村振兴局主要抓住三个环节。

第一,精准识别。为把那些易返贫易致贫的对象识别出来,我们创新“三线预警”机制,通过农户自主申报、部门数据比对、基层干部摸排,精准识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脱贫不稳定户,就是原来的贫困户当中,有些虽然脱贫了,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比较脆弱;边缘易致贫户,就是原来不是贫困户,但在贫困边缘,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突发严重困难户,就是因家庭突发疾病、灾害、意外故事等,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基本生活出现困难。

到目前为止,对这“三类对象”,全省累计识别4.6万户16.6万人。

第二,精准帮扶。对识别出来的三类对象,我们因户施策、实事求是,把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针对有劳动能力的,主要通过产业、就业帮扶扶起来,帮助他们提高内生发展动力。全省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劳动力中,有140.9万人实现就业。

针对半劳动力、弱劳动力,主要通过加强技术培训、盘活资源资产、经营主体带动等办法带起来,让他们增收有门路。针对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主要通过社会救助、低保等兜底保障保起来,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通过一系列的帮扶举措,全省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防范、脱贫群众生活持续改善。2022年全省脱贫群众人均收入达到16348元,同比增长13.6%。

第三,健全机制。我们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强化责任落实机制、“四项保障”机制、监测帮扶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用严实的机制巩固成果、守住底线。

省市县各级都成立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乡村振兴部门积极履职,加强统筹协调、定期调度、暗访督导、考核评估。

全省选派了5823个驻村工作队、6550名驻村第一书记、11781名工作队员。这支队伍,沉在乡村一线,用心用情帮扶。

我们广泛凝聚合力,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81.72亿元,引导民营企业投资118.82亿元、捐赠9.95亿元。

刘洪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工作,用脱贫攻坚的巨大成果来推动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来巩固脱贫成果。”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