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八大山人纪念馆 赏吴昌硕大师杰作

来八大山人纪念馆 赏吴昌硕大师杰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5-01 09: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开幕式现场

八大山人(朱耷,1626年-约1705年)与吴昌硕,两位艺术大师之间虽然隔了一百多年的光阴,却有着奇妙的缘分与联系。由八大山人纪念馆和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金石·禅心——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作品特展”于2023年4月29日上午10点在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开展。两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对话,上演一出跨越时空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巅峰大戏。

展览启幕

此次展览,是围绕纪念八大山人诞辰400周年主题,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文化纪念和宣传活动的重要一环;从而唱响江西八大山人这一文化名片。此展是首届八大山人写意画传承提名展系列活动之一,也是2023年八大山人纪念馆与中国美术馆开展三次深度合作的第一项重要成果(中国美术馆“墨韵文脉——八大山人、石涛与20世纪中国写意艺术展”将于近期开幕)。

八大山人纪念馆群工部主任彭琮娉为嘉宾和观众现场导览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全才”: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值得一提的是,八大山人的画作正是世之公认的文人画“巅峰”。吴昌硕曾有诗云:“雪个昨宵入梦,督我把笔画荷。”其中“雪个”为八大山人,虽二人生活年代间隔一百多年,这首诗句中的“督”字,却清晰的体现了吴昌硕对八大山人的景仰之情。八大山人隐遁山林,画禅寄意头一髡。其笔墨清新脱俗,精粹凝练,一点一划间,旨在邃摅心意,观于象外,得之寰中。吴昌硕的笔墨则自书法中来,而书法自金石中来,画中笔墨无处不在地透露着厚重精纯的金石神韵。

中国美术馆此次选取了馆藏的64件吴昌硕作品来昌展出,包括吴昌硕的《枝藤烂漫》《墨葡萄》《墨荷》《墨笔瓶花》《兰花月影》《三友图》等经典作品,同时八大山人纪念馆2件馆藏吴昌硕作品同时展出,前来观展的观众届时必将收获满满。

展览设“雪个入梦 画禅寄意”、“诗有别趣 理道一贯”、“自我作古 金石传薪”三大篇章,以诗、书、画为切入角度,多维度的立体呈现八大山人和吴昌硕的艺术世界,让观者得以沉浸其中,品味艺术大师的艺术人生。

八大山人纪念馆与中国美术馆联合推出两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展,将进一步挖掘、保护、展示传统文化和八大山人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打造八大山人文化研究高地,为八大山人纪念馆总体建设,质感提升添砖加瓦。

此次展览从4月29日至7月9日,免费对外开放,让南昌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吴昌硕的真迹作品,享受文化饕餮盛宴。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 唐莹/陈薇供图)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