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洋坊“三变”

江西临川:洋坊“三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5-15 21: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秋五月,走进抚州市临川区云山镇洋坊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水泥路和柏油路,居民门前鲜花盛开,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该村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变闲人为忙人、变邻人为亲人、变富人为贤人,形成党群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网络体系。

1b9900b9b9d3fa6f0332528a3deb6e87_

打好“服务”牌 变闲人为忙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党员、老干部是洋坊村的宝贵财富。该村党支部通过开展象棋、书法比赛,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走访、慰问等形式,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坚持“五必到五必访”制度,每月定期上门走访老党员,为他们代购生活用品、打扫家中卫生、解决各类难题。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老党员、老干部的积极性,他们成了村里党的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法律法规解释员、义务为民办事员、劝人向善宣导员。目前,在该村党员网格管理中,35个岗位无职党员认领设岗定责,有20个是老党员。

a39abbbf6ada370aff3fefd1f3c90ee3_

在村务管理上,该村党支部让村民参与决策,村民们从村域治理负手而立的“旁观者”变成心甘情愿的“参与者”,全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多年来,洋坊村没有出现涉黑涉恶势力、重大矛盾纠纷、涉稳群体性事件。

打好“互助”牌 变邻人为亲人

一个地方好不好,关键看村风民风。近两年来,该村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开展环境整治、扶贫帮困、走访慰问、关爱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支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做给群众看,以优良的党风引领村风民风,开展道德红黑榜评比,推动民风建设,洋坊村的淳朴民风得到了升华。

e4d307ea6c02cef4be5ba6d32133f582_

村民在老党员、老干部的号召下自发成立爱心基金会,全村能人志士、老百姓踊跃捐款,帮助有困难的村民度过难关。村民吴嘉康还没出生时父亲就离世,后来母亲改嫁,大家捐款7万多元用于抚养他,村委会还为其申请了低保;村民吴智强、梅满女突发脑出血,辗转抚州、南昌等地医院治疗,爱心基金会分别捐款10万元、6万元,帮助他们战病魔。如今,远亲不如近邻,是洋坊村基层治理的真实写照。

打好“引导”牌 变能人为贤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洋坊村有各类专业人才12人,如何把他们拧成一股绳,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是党支部思考最多的问题。该村建立了乡贤议事机制,邀请本村能人代表参加公益事业和集体经济商讨会,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去年以来,累计征集公益事业发展意见建议53条,各类人才累计捐资兴办公益事业100余万元,联办油茶、养牛、白莲等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3个。

今年70岁、有着40多年党龄的吴新旺拥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参加支部会讨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时,他带头率领30多户村民和村集体联合,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了500亩油茶林,预计今年油茶总产量约10万斤、收入300万元左右,可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

如今的洋坊村百姓安居乐业,一幅现代化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摄影娄雪、章晋辉)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 唐莹)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