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赣州牢牢抓住“思政课立德树人”生命线,紧紧把握青少年人生发展“拔节育穗期”,着力打造具有赣南特色的有声有色、创新创优的思政课堂。
师生同台,思政育人铿锵有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赣州市率先推动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到学校上思政课常态化制度化。2023年,全市685名党政领导干部深入校园,走上讲台,结合党情、国情、世情,为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呈现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堂,鼓励青年学子涵养爱国之情、树立鸿鹄之志、弘扬报国之行,力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赣南红土,培根铸魂代代相传
赣州红色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红土圣地”、“共和国摇篮”。赣州市始终把红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赣南红色资源丰富,革命旧址众多,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育人优势,大力弘扬赣南苏区革命传统,引导师生学习红色文化、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唱响“学、思、行”三部曲,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上作出“赣州探索”。
赣州市共创建省级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26所、市级示范校100所。创新推动“五红”培根铸魂活动,即红色教材“班班学”、红色歌曲“天天唱”、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活动“月月有”、红色文化“校校浓”,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打造思政育人特色品牌。一是培育红色研学品牌。创建2个国家级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11个省级红色研学基地、17个市级红色研学基地。面向全市征集遴选红色研学线路111条、研学课程134节。签订《赣州深圳两地学校战略合作意向书》,开通深圳-赣州首趟“特区学子老区行”红色研学专列,1500多名深圳学子赴赣南革命老区开启红色研学之旅。二是打造红色思政品牌。先后围绕红色文化及客家文化,在全市广泛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共130余万人次参加,发布系列短视频1.4万余条,总播放量超过1.2个亿。
创新创优,一体化建设内涵发展
作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赣州市率先行动,全面发力,设置专项经费,组建工作专班,在江西省率先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构建5大片区8个一体化建设联盟体,覆盖大中小学137所,各县(市、区)相应组建县级联盟体41个。制定任务清单,明确一体化建设7项任务70条措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探索出一条革命老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径。
办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
赣州市着力推动大中小学师资队伍一体化、教学教研一体化。8个联盟体发挥资源优势,聚焦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客家文化等,累计开展一体化教研活动35场,共17019人次参加。出台新时代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编制配备、岗位设置、职称评聘、专业发展、评奖评优、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系列措施,破解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短板,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赣州市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占比提高至66.87%,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占比提高至89.92%。同时,还通过专家讲座、课例研讨、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供稿:钟艳 刘德福 殷婷)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唐莹 赵睿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