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暨2024“宁红杯”手工红茶制作大赛在修水举行

第六届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暨2024“宁红杯”手工红茶制作大赛在修水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09 14: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6号到8号,第六届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暨2024“宁杯”手工红茶制作大赛在修水宁红茶文化园举行。

此次竞赛由九江市农业农村局、修水县人民政府承办,江西省宁红集团有限公司、九江职业大学万里茶道茶学院协办。九江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帅锦耀出席开闭幕式并讲话,市县相关领导、专家评委、裁判、领队及各参赛代表队员共计100余人参加,来自赣、湘、鄂三省的30名制茶选手同场竞技,各展所长,共同切磋制茶技术,传承制茶工艺,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茶人”力量。

本次竞赛采取理论知识考试(闭卷)和现场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茶叶基础知识、红茶加工基础知识等,占总分20%;现场技能操作考核,设有加工环节现场考核和加工成品茶质量考核两部分,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于指定场所内进行红茶制作,包括红茶加工原料准备、加工工艺设计、加工设备使用、加工操作及品质调控等方面,成品茶质量考核包含成品茶得率、含水量和感官品质三方面综合考核。

据了解,修水地处赣湘鄂三省交界,九岭山脉和幕阜山脉分居南北,土壤以山地红壤居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良好的气候为种茶提供了先天条件。修水茶历史,最早有文字记载于唐朝,宋朝名声益显,清朝达到高峰。北宋时期,黄龙茶、双井茶“并称绝品”,诗书双杰黄庭坚常以家乡“双井”绿茶馈赠好友,欧阳修誉之为“草茶第一”。 宁红茶为宁州工夫红茶的简称,约始创于1785年,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光绪十七年(1891年),获俄国太子“茶盖中华,价甲天下”赠匾;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甲级大奖章;当代茶圣吴觉农先后于1986年和1989年题词赞“宁州红茶,誉满神州”、“宁红祁红并称世界之首”。

据不完全统计,修水茶文化遗产遗址共计有250多处(件),包括以漫江佛坳岭茶亭为代表的交通遗址39处;以漫江杜市街为代表的商贸遗址33处,以宁红茶制作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以修水茶试站为代表的茶叶教育科研机构5处等。目前,修水有记载的本地茶树资源有200余种,修水茶科所茶树品种园中收集保存本地茶树资源80余种,其中宁州种、宁州2号为国家级良种,近年来又选育出了“大叶龙”、“宁州早1号”两个新品种。

近年来,修水县坚定不移推进茶园生态化、生产标准化、产业品牌化,茶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改善生活品质的民生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修水先后获得 “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红茶重点产区”等荣誉,“宁红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至2023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3万亩,年产干毛茶7300吨,年综合产值29.2亿元;有各类涉茶业工商注册主体10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 唐莹 赵睿楠/摄影 戴咏云)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