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冈山脚下的江西吉安井冈山经开区,一颗笔尖大小的LED灯珠正折射出革命老区的绿色巨变。作为全球最大LED封装基地的掌舵者,木林森电子通过十年攻坚,将“高效节能、绿色生产”的初心转化为行业首创的“三关键”绿色制造模式,让“中国光谷”在井冈山经开区熠熠生辉。
绿色智造:破解行业“高耗能”标签
在井冈山经开区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一座工厂车间里,机械臂正将米粒大的LED灯珠精准嵌入电路板,而它们诞生的故事,正颠覆着制造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刻板印象——这里每生产1亿只灯珠,用水量从1100吨锐减至220吨,能耗相当于少烧3468吨煤。
走进木林森26万平方米的数字化车间,空压机余热正通过银色管道输往电镀槽。“余热100%替代燃煤供热,年减碳5000吨”,技术总监指着监控屏介绍。针对行业痛点——含氰废气与重金属废水,木林森投入上亿元攻坚:废气净化塔中氰化氢经双氧水强氧化后分解为氮气和水,净化率超95%;水资源实现闭环,含镍废水经RO膜系统回用于产线,银金属回收提炼后直供原料端,年节水可灌满2.3个西湖。
“绿色制造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企业负责人邓丽萍强调。通过“空调变频改造+自然冷源利用”,车间冬季停机率达60%,年省电费超千万。
标准引领:从“示范者”到“定义者”
企业产线电镀槽上方,拱形集气罩如同巨型吸尘器,瞬间“锁住”挥发的氰化氢气体。“这是行业的‘毒瘤’!”工程师李工指向净化塔:“强氧化剂喷淋如同给废气做透析,95%剧毒氰化氢被分解成氮气和水。”
几步之外的水处理中心,更上演着“魔法”:含镍废水穿过层层RO膜,如“血液透析”般纯净回用;含银废水经离子交换树脂,提炼出的银锭反哺生产线,年回收白银可打制10万枚戒指;全厂55%废水重生为“第二水源”,节水总量可注满2.3个西湖,获评“江西省节水标杆”。
“连余热都不放过!”企业负责人邓丽萍笑着拍打管道。空压机散发的废热,经网状导管100%转化为电镀槽热能与员工浴室热水,每年省下的电费能让9000名员工加餐365天。
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绿色工厂,只是木林森绿色长征的起点。2022年,公司联合工信部电子标准院发布《发光二极管制造业绿色工评价要求》,首次为行业划定126项绿色标尺。
从“红土地”到“绿标准”,革命老区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木林森完成了一场绿色长征。
中国日报江西站 赵睿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