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到访!亲身感受景德镇的人文风光和制瓷历史,他们说……

外媒到访!亲身感受景德镇的人文风光和制瓷历史,他们说……

来源:景德镇发布 2025-07-20 20: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6日,参加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景德镇线路采风团的成员继续在我市采访。

嘉宾们先后来到陶阳里、御窑博物院、陶源谷瓷源境百工百匠基地工作室、珠山区“景漂之家”、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村小组、名坊园国瓷馆、赖德全现代美术博物馆,参观了“重要的作品——中国艺术名校毕业季大展”并进行了拉坯体验,亲身感受景德镇的自然人文风光和悠久的制瓷历史。

在御窑博物院,嘉宾们详细听取了该院主要负责同志对该院古陶瓷基因库的介绍,参观了该院的修复设施,了解了古陶瓷的修复过程以及景德镇的历史文化等内容。

在珠山区“景漂之家”,嘉宾们详细了解了该机构在服务“景漂”方面做出的努力。

美国嘉宾玛格丽特·金伯利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来中国,但是来景德镇还是第一次。自己以前从未看过陶瓷的全部制作过程。景德镇有很多艺术、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今后自己还会再次来到中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村小组,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但前些年,一场名为“艺术在浮梁”的展览,将这个普通的村庄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没有屋顶的美术馆”和艺术的田野。漫步于夏季的田野间,也让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嘉宾们走进各类点缀在村内的艺术装置,详细了解艺术家创作这些艺术装置的创意来源。同时,与村民亲切交谈,从与村民谈话中感受这个村子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你的孩子在外面工作吗?”“你平时的收入来源是什么?”“你经营了多大的茶园,需要经常打理吗?”……面对这些问题,村民们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

拉坯体验是一个让很多嘉宾都感到非常振奋的环节。他们边看边学。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一个个泥团也在他们的手上逐渐成型。

“我来自保加利亚,我们有着非常相似的文化传统,我可以在这里尝试保加利亚的那种制瓷方法。对我来说,了解中国人如何制作陶瓷是非常有趣的,因为这里的技术与保加利亚的截然不同。”保加利亚嘉宾布拉戈伊·齐采尔科夫如是说。

“我来自土耳其,这是第一次拉坯。我真的很喜欢。我认为陶瓷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它能够为各国之间提供交流的机会,成为连接各国的桥梁。”土耳其嘉宾穆斯塔法·库勒里在体验完拉坯后兴奋地告诉记者。

(全媒体记者 甘牧/文 付裕/图)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